2024年01月12日下午 10:07:48 車如流水馬如龍
《後漢書、明德馬皇后紀》:前過濯龍門上,見外家問起居者,車如流水,馬如游龍。
夜宴安樂公主新宅
唐代:蘇頲
車如流水馬如龍,仙史高台十二重。
天上初移衡漢匹,可憐歌舞夜相從。
憶江南、多少恨
五代:李煜
多少恨,昨夜夢魂中。還似舊時游上苑,車如流水馬如龍。花月正春風。
鷓鴣天、畫轂雕鞍狹路逢
宋代:宋祁【宋子京】
畫轂雕鞍狹路逢,一聲腸斷繡簾中。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
金作屋,玉為籠,車如流水馬如龍。劉郎已恨蓬山遠,更隔蓬山幾萬重。
註解:車水馬龍
典 源 《後漢書.卷一○.皇后紀上.明德馬皇后》
建初元年,〔帝〕欲封爵諸舅,太后不聽。明年夏,大旱,言事者以為不封外戚之故,有司因此上奏,宜依舊典。太后詔曰:「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。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,其時黃霧四塞,不聞澍雨之應。又田蚡、竇嬰,寵貴橫恣,傾覆之禍,為世所傳。故先帝防慎舅氏,不令在樞機之位。諸子之封,裁令半楚、淮陽諸國,常謂『我子不當與先帝子等』。今有司奈何欲以馬氏比陰氏乎!吾為天下母,而身服大練,食不求甘,左右但著帛布,無香薰之飾者,欲身率下也。以為外親見之,當傷心自敕,但笑言太后素好儉。前過濯龍門上,見外家問起居者,車如流水,馬如游龍,倉頭衣綠,領袖正白,顧視御者,不及遠矣。故不加譴怒,但絕歲用而已,冀以默愧其心,而猶懈怠,無憂國忘家之慮。知臣莫若君,況親屬乎?吾豈可上負先帝之旨,下虧先人之德,重襲西京敗亡之禍哉!」固不許。
白話解釋:
馬后,是後漢初期的名將馬援的女兒。漢明帝時,入宮為“妃”,後來升格為“后”,所以稱為“馬后”。到明帝的兒子章帝繼任皇位,「馬后」就又稱「馬太后」了。
漢章帝並不是馬后的親生兒子,但對她非常尊重,因此要給馬家的幾個舅舅分封官爵。一些專愛見風使舵的臣子,乘機吹捧、慫恿,可是馬后卻堅決不同意。
她說:「凡是討好取寵的人,都有他們圖謀私利的目的。我前次回家,看到幾個舅舅都闊綽得很,拜候請安的客人,來來往往,“ 車如流水,馬如遊龍”,熱鬧極了。還看到他們家的傭人,都穿得整整齊齊、漂漂亮亮的,我的馬車夫比他們差了。我當時竭力控制自己,沒有責備,也沒有生氣,不過從此就不再給他們生活補助了,讓他們自己醒悟改過。如果再給他們分封官爵,那怎麼行呢?”
讀後記:
馬后無所出,上由皇帝下至宦官,都尊敬得心悅誠服,立己立仁之德威,不施予至親金銀財帛,榮華富貴是各自勤奮得來。
名利如夢幻泡影,五法之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欲望均為假相!使我們清淨的智慧心蒙塵。所以禪修者講「佛來佛斬,魔來魔斬」,心中有魔,要用智慧劍一劈兩斷;心中對佛的形相、觀念及任何牽掛執著都要去除,才能寧靜,才是智慧。「法」是方法、觀念或是門徑、道路。如果我們被佛經中所說的道理方法所佔有,老是在用法,那就死在法裡邊,不能從法得自在。
以世間來說,種種學問和技術是跳板或媒介,不要把這些當成不變的、永遠的真理,否則也是個麻煩,使人不得進步。對自己的所知所見不要固守不變,把它當塵看待吧!
視窗 95 版本己是三十年前開發出來,今天已經成為塵土,如夢幻泡影,應作如是觀,不再執著而自我釋放得自在。《金剛經》中講過一個比喻:「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筏是船筏,是指佛法,就好比過河用的竹筏,到了對岸,一定要離開竹筏才能上岸。學佛也要捨舟登岸,擺下一切所賴以超脫生死的工具,亦即理論、觀念和方法,才能真正解脫。有人認為一切皆可放棄,唯獨真理不能放棄。但就禪法而言,不論是執著真理或非真理、迷真理或被真理所迷,都不得解脫。
《孰真孰假》
【宋子京】抄襲前人!?
【李商隱】這首詩。「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」
抄襲李商隱另一句「劉郎已恨蓬山遠,更隔蓬山一萬重。」
明德、【馬皇后】「車如流水馬如龍。」
孰真孰假?但皇帝把這宮娥嫁給宋子京!到今天大眾已如《金剛經》云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;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佛也就是魔,這時魔幻變成佛,真也就是假的!這時假幻變成真的!終結時佛幻回佛,魔幻回魔,今天大眾還在猜孰真孰假?
星期五 2024年一月12日 下午 10:15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