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象 壬寅 巽下兌上 頤
讖曰:
鳥無足、山有月。
旭初升、人都哭。
頌曰:
十二月中氣不和。
南山有雀北山羅。
一朝聽得金雞叫。
大海沉沉日已過。
金聖歎註解:「此象疑一外夷擾亂中原,必至酉年始得平也。」
「鳥無足」、「鳥兒」表示到處都有,「無足」表示殘障者。
「山有月」、「山」表示向上高處,「有月」表示漏夜月黑。
「旭初升」、「旭初」表示已經天光大白,「升」表示剛愎。
「人都哭」、「人都」表示眾所矚目,「哭」表示痛心疾首。
讖曰:此年所到之處俱瘴氣致人殘疾,要向高處摸黑逃命!(可能洪水,致底下層受災致命!)等到天光大白,真相知災情慘絕人寰,死傷無數,人們都在痛哭流涕!
頌曰:
【十二月中氣不和。】有半數人和事不投緣。
【南山有雀北山羅。】居城南太子人質欲逃,居城北衙役封閉城門止逃逸。
《韓非子、難三》
以天下為之羅,則雀不失矣。 (即封閉城門,沒有一人能逃脫。)
【一朝聽得金雞叫。】帝王大赦天下。
【金雞】解釋:
【1】傳說中的一種神雞。《神異經.東荒經》:〝蓋扶桑山有玉雞,玉雞鳴則金雞鳴,金雞鳴則石雞鳴,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,潮水應之矣。〞後爲報曉雄雞的美稱。
【2】一種金首雞形。古代頒佈赦詔時所用的儀仗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九一八引《三國典略》:〝齊長廣王湛即皇帝位,於南宮大赦,改元。其日將赦,庫令於殿門外建金雞。宋孝王不識其義,問於元祿大夫司馬膺之:赦建金雞,其義何也?膺之曰:案《海中星佔》曰:天雞星動,當有赦。由是帝王以雞爲候。《新唐書.百官志三》:〝赦日,樹金雞於仗南,竿長七丈,有雞高四尺,黃金飾首,銜絳幡長七尺,承以彩盤,維以絳繩。將作監供焉。擊掆鼓千聲,集百官、父老、囚徒。〞因用爲大赦之典。
【3】 即錦雞。
【4】 傳說中的太山之靈。古時爲瑞物,以爲聲教昌明則金雞現。
【5】比喻太陽。
【6】佛教用以譬喻達摩的讖語。謂佛法東來。
【大海沉沉日已過。】事過境遷,人們回歸正常日子。
【沉沉】解釋:
形容深隱沉靜的樣子。
唐.張若虛〈春江花月夜〉詩:「斜月沉沉藏海霧,碣石瀟湘無限路。」
金聖歎註解:此為外來非本土疾病襲擊中原,是年壬寅年要等待七年後到己酉年疫情才得平復下來(癸卯,甲辰,乙巳,丙午,丁未,戊申,己酉)。
星期四 2021年九月16日 下午 08:01:38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